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也是广大投资者所盼。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实施,一年以来,资本市场从“融资导向”向“投资共赢”转型,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基础性法律制度建设持续完善、维权诉讼立体追责力度增强,市场生态显著优化。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股市投资者超2.2亿,且超九成为个人投资者。多位受访专家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要牢牢把握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市情,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各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零容忍”、严厉打击、一追到底,努力营造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零容忍”
新“国九条”推出以来,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一年间,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投资者保护“追罚并举”、立体优化。
针对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行为,证监会持续强化重大案件执法力度。证监会3月21日披露,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92项;罚没款金额153.42亿元,为2023年的2.4倍;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4.56%;强化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2024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通报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其中,恒大地产、普华永道、锦州港等一大批典型案件的侦办成效显著。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一批典型案件的处理体现监管“长牙带刺”的威慑力,释放三大监管信号——从严从快查处、立体化追责和市场出清加速。“这些案件打破‘大而不倒’预期,释放‘零容忍’信号,重塑市场对规则公平性的信心。”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投资者保护决不止步于“罚”,打击之外,如何为投资者挽回损失同等重要。
据证监会此前披露,2024年证监会指导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15件、股东代位诉讼5件,开展支持诉讼15件;指导38家调解组织持续发挥调解机制作用,2024年累计调解成功案件8000余件,为投资者挽回损失超过6.5亿元;推动金通灵、美尚生态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维权途径上,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增加,立体追责力度增强,为投资者营造更公平安全的市场环境。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自新“国九条”发布一年多以来,监管层执法效能显著提升,一系列支持投资者保护的政策举措出台,还建立了更为完善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了投资者教育,推动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著增强……“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三方良性互动的市场环境正逐步形成。”
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
以投资者为本,离不开“真刀真枪”保护,少不了“真金白银”回馈。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国九条”专门指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一年以来,资本市场分红频率、分红稳定性和分红规模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分红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据证监会披露,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分红上市公司数量增至3755家,占全部盈利公司的92%,此外,上市公司还实施了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创历史新高。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市场的分红回购已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的总规模,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到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前我们更多关注市场怎样融资,尤其是投资者关注的不是企业的分红,而是更关注股价价差。随着投融资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不仅是融资市场,更逐渐成为投资市场。”
引导上市公司加强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政策强化了对资本市场“铁公鸡”的约束。新“国九条”明确对连续三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低于净利润30%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ST),甚至强制退市。例如吉林高速等多年未分红的公司被迫调整分红计划,2024年新增分红企业超100家。
田轩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强化分红监管可以督促上市公司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设计长期且可持续的分红计划,引导其更加专注于主业和回报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加大分红比例可以直接增加投资者的现金收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参与度,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形成良性循环,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繁荣。
“稳住股市就是稳住投资者的信心”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以来,宏观层面持续出台稳股市政策,“稳住股市”更是被写进了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稳股市不是说说而已。”赵锡军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可以看到,在市场受到比较大冲击的时候,国家动员资金入市,尤其是央行前所未有地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政策工具,实际上把金融稳定和防风险的工作从金融机构层面上升到了整个市场的层面,有助于树立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
赵锡军指出,“稳住股市”被明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这是历史上首次。他认为,在当前美国滥施关税的冲击下,中国资本市场能维持相对稳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宏观层面动员资金入市稳市,抵御外部冲击。“稳住股市就是稳定投资者的财富、稳定投资者的信心、稳定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这对市场和投资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长期资金入市与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相辅相成,前者为市场提供稳定器和价值锚,后者则通过制度保障增强市场可信度。”田利辉说。
此外,受访专家也指出,通过科学的市值管理,让股票市值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至于因剧烈的波动影响投资价值,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田轩表示,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惩处力度加大、投资者教育普及等方面有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继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确保投资者获取真实、完整的信息。同时,持续严厉打击各类市场违规行为,提高经济处罚力度,加强“行刑”衔接,确保违法违规成本远超收益。
田利辉认为,投资者保护将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追责”的全链条保护,大数据监测等科技手段有望成为监管重要工具。新“国九条”框架下,监管层通过“严监管+促改革”双轮驱动,正推动A股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